2022年5月12日是中國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
地震頻發
全世界每年平均發生地震次數
8級以上每年1-2次
7級每年10-20次
6級每年100-200次
5級每年1000-2000次
全世界每年平均發生地震約500萬次,其中,人們能感覺到的有5萬次。
地震分布
中國的地震活動分布范圍廣、頻度高、強度大、震源淺,幾乎所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發生過6級以上強震。20世紀以來,全球7級以上強震之中,中國約占35%;全球3次8.5級以上巨大地震,有2次發生在中國大陸。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共發生8級以上的地震3次;中國大陸地區共發生7級以上地震35次,6級以上的地震194次。
每當地震來臨,房屋瞬間傾塌,城市變為廢墟;更甚者,山崩地裂,直接影響人類生存環境。此外,地震還會引發意想不到的二次傷害,危害到生命財產安全,防震減災刻不容緩。
全國防災減災日的由來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我國四川省的汶川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八級地震。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8451億元。5·12汶川地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災害損失最重、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2009年3月2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順應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
為什么要用抗震支架
1. 減少地震引起的次生災害的發生
地震中建筑機電設備的損壞(消防管道、噴淋系統、排煙系統、電氣系統等)會直接導致消防功能的失效,從而引發火災、濃煙能此生災害,使傷亡人數大大增加,甚至超過建筑物倒塌等直接災害導致的傷亡數量。
2. 地震時有效保護機電系統,確保震后快速恢復工作狀態。
2015年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實施國家標準GB50981-2014《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中,明確指出:“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6度以上地區的建筑機電工程必須進行抗震設計”。該標準自2015年8月1日起實施,這意味著在此日期后的建筑機電工程必須考慮抗震支架的應用和設計了。
在中國,建筑物及其附屬結構的防震抗震已經刻不容緩,對建筑機電抗震設計須迅速提高認識,這對于建筑物的抗震減災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海邁抗震支架
依據 GB 50981-2014《建筑機電工程抗震設計規范》,抗震支吊架的定義是:與建筑結構體牢固連接,以地震力為主要荷載的抗震支撐設施。由錨固體、加固吊桿、抗震連接構件及抗震斜撐組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實行以“預防為主”的方針,經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給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風、空調、燃氣、熱力、電力、通訊等機電工程設施,當遭遇到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發生時,可以達到減輕地震破壞,減少和盡可能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從而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的目的。
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屬機電工程設施產生位移,控制設施振動,并將荷載傳遞至承載結構上的各類組件或裝置??拐鹬Ъ茉诘卣鹬袘獙ㄖC電工程設施給予可靠的保護,承受來自任意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抗震支架應根據其承受的荷載進行驗算;組成抗震支架的所有構件應該采用成品構件,連接緊固件的構件應便于安裝;保溫管道的抗震支架限位應按照管道保溫后的尺寸設計,且不應限制管道熱脹冷縮產生的位移。
海邁抗震支架應用
常見的抗震支架應用于水管橋架、電纜橋架、風管橋架等領域。
單水管側向+縱向抗震支架
電纜橋架側向+縱向抗震支架
風管側向+縱向抗震支架